关于摄影的一些误区

以下都是我这些年来在摄影方面走过的弯路,写在这里给大家共勉。

1. 只看器材论坛,或没有反馈的贴图论坛。

看器材论坛是获得关于器材性能有关信息的好方法,但是如果只看器材论坛,对技术的提高并无好处。没有反馈的贴图论坛也是类似(比如:xx器材俱乐部),固然有些好片可以让你坚定买某器材或去某地的决心,但并不能帮助你知道什么是好片什么不好。我的建议是多看500px这样有反馈的图片论坛,并将自己的照片上传获得反馈,对提高审美能力很有帮助。如果不能获得有价值的反馈,则很难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会走很多岔路。

2. 在自己的照片里找亮点。看照片先看局部不看全局。为偶然所得欣喜。

我们在初学过程中,由于技术不高,很难拍出总体来讲过得去的照片。这时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在自己片子中找亮点:一点点好看的虚化,一只误入画面的飞鸟或蜜蜂,一个行人特别的表情,一朵好看的云,哪怕在画面中只占一点点,都会被自己放大成“一副成功的照片”,或者仔细裁切来突出这个亮点。实际在拍照后选片首先要“观过”,找照片拍得不好的地方,不实的对焦,令人遗憾的构图,误入画面和主体不切的事物,不对的曝光和光线等,或是后期不对的地方,比如错误的白平衡,错误的曲线和颜色处理等。只有训练自己的眼睛对这些错误变得敏锐了,才能在前后期将这些错误一一修正。在画面没有明显的错误的基础上,画面的亮点才能体现出来。只有训练自己对拍摄对象的控制能力,好照片才不是偶然所得。

我的建议是外拍回来后选片过程中找出没有明显错误的照片,将其它照片(有纪念意义的除外)都扔进回收站,这样留下十张以内的照片,后期的时候才能不太费功夫。没拍好和没拍到一样,没什么值得遗憾的,删了就放下了。摄影批评本身也是摄影的一部分,首先要从对自己的照片开始。

3. 以器驭技,以技害艺

好器材固然能帮助我们以更大概率获得好照片,可是如果拍摄照片时只想着将牛头光圈开到最大获得浅景深,或是专拍室内以体现器材的高ISO出片能力,只能帮我们拍出更多适合贴到器材论坛的照片。另一方面,好的技巧,比如HDR,接片,闪光灯等确实也能拓展我们能拍摄的题材。只是练习就当练习了。如果会了HDR就一定要到处使用,而且巴不得照片一看就是HDR技术拍的,那么HDR的效果也只能让人昏昏欲睡而已。器材和技术都是客,拍摄的画面才是主,对器材和技术的使用最好是无法在画面中一望而知,但又对画面效果起到助益,做到这两点,器材和技术才算用好了。

4. 把拍照当任务

多少次在各种场合没有人对你说“要这样拍才好”,“这画面多好,你为啥不拍?”,如果你明天就要交一篇配图的游记,那就照着做吧。既然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就没有必要把摄影当成任务。如果明知眼前的景物不适合自己的器材或心情就没必要把相机掏出来,好好的用眼睛来欣赏吧。只有看到让自己动心的画面,才值得将相机取出细细研究一番。而你也知道即使拍了十几张照片,到头来也可能全部都要扔进垃圾箱。摄影的乐趣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没带着牛机牛镜白来一趟,那样的话和做作业有什么差别?想要好照片的话,网上输入景点名字搜图片就行了,又何必每个景都要自己拍?

当然和人同行的话,不妨掏出相机帮大家拍几张到此一游,没人会介意拍得太烂的,把这当成任务吧。

5. 乱用滤镜

滤镜往往带有强烈的风格,比如高调,暗调,冷调,暖调,怀旧,日系小清新,HDR(奥巴无耻滤镜)等。由于滤镜的风格突出,所以很容易就能拍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片子,即使画面构图本身其实平淡无奇。其实这对于提高摄影水平本身没什么帮助。相比把白平衡调好,把一张偏黄的照片称作“温暖”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也因此失去了一次将照片调至准确白平衡,从而呈现色彩缤纷的画面的机会。而真正色彩正确的照片,它的魅力是怀旧或者日系小清新风格所难以替代的。同样,因为调高饱和度很容易产生难看的照片,所以为了安全将饱和度调低,再加入微微的偏色,貌似是多了些胶卷味或德味。可是也失去了通过正确的调色方法,让整张图看起来浓而不腻的机会。使用滤镜的照片看起来往往一样,而抛开滤镜仔细调色的照片看起来却各有各的魅力。让画面驾驭色彩,而不是让色彩驾驭画面,才是正确的后期之道。哪怕一开始决定了要调成某种风格,比如黑白照片等,也应该放到将颜色调对之后进行。滤镜的作用不应该是为了掩盖照片本身的平庸,而应该是为了升华照片本身的精彩。

6. 批量后期

曾经我也喜欢批量后期,毕竟同一个场景的十几张照片白平衡曲线等等都差不多。可是只要你不是十几张都是连拍模式按下的,这些照片其实各不相同。当你想表达的目的不同时,后制的方法也就不同。批量后期让你把拍完照片后第一件应该做的事:删除不好的照片这件事放到了后面,同时没有时间去细细考虑一张照片应该如何后期,因为还有后面的几百张在等着你呢。我的建议是一组照片中留下那些构图让人满意和主要技术特征(焦点,曝光)没有明显错误的一两张,把剩下的全部扔进回收站。然后对挑出来的这些照片进行仔细后期,而且每次对后期有了新的理解,都可以回到这些照片来重新进行后期。如果你每次出游都是带回来几十G的RAW不删,恐怕是没那么好心情再回来后制了。

正方形分割练习

去年的一组练习照。自从发现冬季的树枝别有一番趣味后,就一直想着要拍一组照片。这次就是尝试的结果。发现在日常熟悉的场景中寻找有趣的图形本身就很有趣。



 

后来读了一本《摄影构图学》。书中对构图方法的高论对我来说深有感触。以前常用什么三分法黄金比图案反复等去套构图,出来的照片却很难让自己满意。不如放开这些“成熟”的构图模板,让自己去寻找有趣的图案。拍照又不是做作业,一定要按照某种安全又正确的方法来拍,不妨自己尝试些不同的思路。毕竟业余的摄影哪怕一次活动或一次旅游一张片子都出不来也没啥值得惋惜的。

最后上一张“华尔兹之肺”,其实跟这次的主题已经相去甚远了。这景象每冬才能一见,让人感慨树王的风采。

春节前水仙作业三

春节前爸爸送来水仙一盆,因为天气暖的缘故也陆陆续续开了。正好拿来练习拍摄水仙。

说起来拍水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家里没有深色的背景布,所以很难衬托出水仙白色的花,所以只能将水仙搬到餐桌上,借着白墙看能不能拍出效果来。

用闪光灯试了通过天花板的跳闪,发现效果并不太理想,于是又试了试向右跳闪,因为餐桌上右边有些塑料袋的缘故,闪光灯打到塑料袋反射回来,形成了比较强的反光。歪打正着产生了日光从右边射进来的效果(其实是晚上十点拍的),开放的花和含苞待放的花形成了一明一暗的对比,花瓣的质感也出来了。

过了几天花几乎完全都开了,于是我决定拍一张全景,因为只有机顶灯的缘故,所以还是仿照上次向右打光,产生光线从右边射入的感觉。但觉得画面还是有点平淡。把灯头的眼神光板拉出来后,发现正面的硬光可以在花瓣上产生清晰的影子和高光,又能在背景墙上产生影影绰绰的阴影,给画面增色不少。画面中这么小的花,如果不是有阴影勾勒花瓣的话,恐怕看起来就是糊糊的感觉。

同一个场景的近景,光线很好的表现出花瓣表面的质感。

通过这次练习学习到了几点:

1. 通过天花板跳闪绝对不是好的单灯布光。之所以当初觉得跳闪很好,只能说是因为跟单灯正面打光拍出的那种过爆画面比,要好得太多而已。第一次能通过闪光灯得到一张观感上还能过得去的照片,难免十分兴奋。但实际上天花板跳闪会造成一种十分平淡的光线效果,如果拍人物还会在眼睛和下巴处留下阴影,只能在时机稍纵即逝,没时间考虑布光时使用。

2. 正面闪的硬光并不是一种错误的布光方法,实际上从产生清晰的影子来勾出景物的边来说,硬光的效果是很好的。只是要调好硬光和其它光线的勾兑比例。大多数场景硬光必须是客,而环境光线必须是主。做到这点硬光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 拍摄花卉固然可以像第一张那样拍摄寥寥几朵,利用虚化来突出花卉本身,但是利用光线来实现明暗对比,和勾勒出主体的清晰轮廓,一样可以拍出效果很好的全景花卉,从这一点来说,一盏闪光灯要比一颗更好的镜头有用多了。

 

这两张是六年前春节拍的,都是天花板跳闪的,比较一下。

P1030381.rt-2 P1030404_rt-1

百蕊拜春图二

自从小区那一丛腊梅开了以后,一直就惦记着要拍。每天晚上遛狗的时候就观察树枝的各种长势。初一这天正好有时间,就把相机拿了出来。这次我用的是GX7+14-140一代。因为从过去的经验看,14-140是出奇的狗,所以想了想还是把闪光灯带上了。

到了腊梅树这里一看,因为起来得晚,太阳早已转了过去,腊梅树已经被楼的阴影挡住了。随手拍了几张发现效果都一般般。于是将闪光灯打开开始试光线。

一开始效果很不好,因为无处跳闪的缘故,只能正面打光,出来效果就是花瓣白茫茫一片,周围黑压压一片,典型的“闪光灯不能正面打”样子。

正在后悔没带出我没有的离机闪和柔光箱时,忽然想起书上说的手动闪光灯使用方法。于是先打开闪光灯到全力输出,收光圈到花不过爆,然后调到手动曝光,延长曝光时间到整体略略欠曝,又拍了一张。结果效果出奇的好。花的亮和背景的暗形成了对比,即使背景没有虚化得很厉害,作为主体的花也很好的表现出来了。正面的硬光将花蕊的影子射在花瓣上,结果是每根花蕊都清晰可见。完全不见了天涯头常见的狗模样。看来硬光在室外拍花卉时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只要记住环境光是主,硬光是宾,不可喧宾夺主,正面闪光完全可以得到让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上城接片作业

最近对接片有点入迷。上周末到福州路和人吃饭,未料记错了日子,于是到人民广场转了转,顺便拍了一些照片。拍这个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也是临时起意,没有带三角架,只是用20饼朝几个不同方向按了几张。结果回来拼完果然瑕疵多多,只是苦了自己又要拿修图软件将瑕疵一一修去。

因为之前发现微软的ICE拼图太过于傻瓜,很多拼图上的问题都无法修改,所以这次改用开源的Hugin拼图。Hugin功能虽然强大,学起来却不容易,学用了好几天才算上手。不过效果还是很好的。手工接片和机内接片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期接片可以选择投影方法,能出横平竖直的建筑图。可能有人会觉得广角那种下宽上窄的建筑更有冲击力,可是我觉得横平竖直的建筑加上近大远小的透视,视觉上的冲击力也很强大。机内接片另一个做不到的功能就是raw出片,后期少了很多余地。

跟超广镜头比,标头的价格便宜,6千万像素出片也是超广镜头在M43机身上达不到的。唯一的缺点是前期无法直观的看效果,后期也花功夫,有钱还是上6千万像素机身加超广镜头比较好。

接片本身也是比较适合技术研究的项目。经过我的研究,在开源软件栈上完全可以实现接片+HDR后出jpg片,这个题目也许可以另外写篇文章展开。

 

 

下面这张则是GX7机内接片的结果,后期调整了下透视和颜色,只是机内接片限制多多,无法做出上图那种超广+移轴的效果。

家庭网络升级千兆

家里的主要文件都存在一个Linux服务器上。但是因为路由器实在太古老,每次传输文件到服务器上都限制在七八兆字节,实在是一种折磨。前几天买了一个千兆802.11ac无线路由器rt-ac66u,想把家庭网络升级一下。设置路由器的过程就不多说了,新路由器上线后发觉samba速度居然还是上不去。难道是因为当初布线用的超五类线支持不了千兆以太网?看来只能用备选方案,通过802.11ac的千兆无线网传输了。上网看了看mini-pcie网卡,价钱不太贵两百元,但是支持5.8G的天线一根就要85元,为了达到理想速度得买两根,网卡简直快赶上路由器了。

网卡和天线都快放到购物车里了,仔细想了想还是检查一下网络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第一个原因很快就查出来了。家里的台式机因为离路由器近,偷懒用了一根电信送的网线,实际上只支持100Mbps,更换为路由器附送的网线后,连接变为千兆连接。从服务器下载文件速度稳定在10MB/s。继续检查。

接下来检查服务器端连接,确定为千兆连接无疑。于是用iperf检查服务器端到台式机的连接速度,发现双向速度都达到600Mbps,峰值800Mbps。好奇怪,难道是Samba配置有问题?上网搜了一堆Samba加速秘诀,各种修改,无果。然后又试了scp,速度也一样慢。看来不是samba配置问题。

不甘心随手将台式机上一个大文件拉到服务器上,发现速度100MB/s。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服务器往下拖文件,还是10兆。应该是哪里出了问题。

上网搜”samba slow read fast write”,找标了”[SOLVED]”的帖子看进去。看了几篇讲Samba配置的帖子之后,看到有个人提到了RTL8169驱动的问题。查看了自己的机器,果然装的也是rtl8169驱动,于是按照介绍将驱动改为社区维护版,重启后从服务器拉文件,速度峰值达到100MB/s,稳定速度在50MB/s上,对新速度暂时满意。

很庆幸自己多检查了配置,否则如果千兆无线网卡买回后速度上去,多半就会认为是家里布线不行。其实很多时候根本原因只有仔细看才知道。另外也要谢谢ArchLinux论坛上的那位老兄,整个thread基本上就是他自己一个人自言自语在troubleshooting,最后解决了问题也不忘题目里加上‘[Solved]’。Archlinux的社区是我见过的论坛中最好的,所有的问题都有清晰的解答。

低电压IVB媒体中心

之前家里使用的离子平台已经使用有三年了(详情参见前文《兼做NAS的离子平台媒体中心》),一直都工作得很好没出什么问题。但是有一点让我感到不爽的是如果通过浏览器看flash视频的话,机器的性能有些跟不上。虽然XBMC可以通过插件看很多节目,但是也有少量节目因为插件出错等原因没法看。所以心里一直惦记着想要升级,但是却没有合适的低功耗平台在性能上有大的提高。Atom平台倒是出了几个版本,但是性能的提高都不如我想像中那么大。

年前出了一个平台叫NUC 4×4,顿时感到有了兴趣,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其实并不适合我。因为我的系统除了用来做家庭媒体中心以外,同时还要插两块3.5“硬盘用来做家庭文件服务器和备份的。NUC上面连SATA口都没一个,想接硬盘就得弄外置盒,一下就多了许多连线,还得多占用一个插座。我比较喜欢文件服务器和媒体中心合二为一的设计,这样就对功耗,性能,接口三者都有要求。虽然NUC不满足我的要求,但是这时就开始注意起IVB低电压版CPU了,代表的就是第一代NUC里装的Core i3-3217U,热设计功耗17W,内建HD4000图形处理器,支持H.264硬件编解码,实在是用来做低功耗媒体中心的利器。

可惜的是当时搜遍淘宝,除了NUC和一些对多媒体支持比较差的工控板子以外,并没有3217U的嵌入式板子卖,所以升级计划就一直搁置下来。

隔了半年,最近在逛淘宝的时候发现居然有了一票ITX规格的3217U嵌入式主板出售。仔细研究了一下,发觉符合我的需求:

1. 带两个SATA口

2. 外置DC供电

3. 支持mSATA

4. 带HDMI和VGA输出

5. 带3.5mm音频输出

6. 板上自带USB-IR,LVDS,GPIO等各种扩展接口,留有足够的DIY空间

除了第六点,其它都是我所需要的,于是在咨询之后,很快就下单买了一块。

具体是哪家店买的就不说了,根据我挖谷歌的结果,现在淘宝上所有3217U的主板其实都是这家渠道商出来的 http://www.yueson.com.cn/index.php?act=pShow&id=22,所以买哪个零售商的并不太重要,主要看谁的服务好就行了。其实零售商对这个产品本身也不是非常了解,比如一开始跟我说是12v/19vDC-IN通用,结果发觉19v电源点不亮,换了12v电源才能点亮。另外淘宝介绍里面说最大支持4G内存,但其实HM77芯片组支持单内存插槽最大8G内存,实际测下来单根8G内存也能用。这些都是尝鲜的代价吧,谁让一些大的主板厂商不生产这种主板呢。

在等板子到的时候还下单订了8G内存和60G mSATA。原本的主板不支持mSATA,所以系统是安装在第一块硬盘上。但是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一是为了低噪音,两块盘都是低转速盘,所以系统性能受限。二是如果升级数据盘不但需要迁移数据分区,而且还需要迁移系统分区,这也搞得比较麻烦。所以趁着新主板支持mSATA,就买一块小SSD用来做系统分区。这样就实现了系统,数据,备份三块盘的分离。

板子到了以后就迫不及待的上电看一下,果然8G内存全部都能认出,没有只能认4G的说法。主板虽然不像大厂主板那样一看就是很豪华的做工,不过看起来也算可以了。稳定性究竟如何,还得看能不能经受3年24×7当文件服务器的折腾。之前用的索泰离子平台可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就是替换原来的系统,先拆下原来的离子平台。话说原来这块板除了性能不够以外,做工还是相当不错的,主板完全被动散热,只靠机箱风扇将热量排出,3年24×7从冬到夏跑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原来的浩鑫K45机箱,从2008年五月开始,这已经是这个机箱用的第三块板子了。两个硬盘位,无光驱和前置接口设计,从各方面都符合我对一台简约风格的HTPC的定义。

用了三年,机箱里和风扇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粗粗的的打扫了一下。

装机,过程相当容易。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主板和硬盘间还有不小的空间,实际上机箱再短一些矮一些应该都没问题。不过我的机箱都是放在电视柜里,所以也不用计较这些空间了。

对于系统的选择,我还是选择惯用的Arch Linux,分区则是8G的SWAP,40G的根分区。这个分区方案留下了12G的未分配分区,算上SSD本身预留的4G不可见空间,整块SSD做了33%的over provisioning。对SSD性能和寿命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这篇文章http://www.edn.com/design/systems-design/4404566/Understanding-SSD-over-provisioning,预留未分配空间是最简单的防止SSD寿命缩短和提高性能的办法。

安装系统的过程就不详细讲了,安装了XBMC作为媒体中心,所有功能都是直接从之前的离子平台复刻过来的http://delock.peacewarfound.com/?p=1136,新版xbmc看起来没感觉界面好看很多,但是增加了对PVR的支持,可惜我们这里数字电视改造过,用不了这个功能。

系统信息和CPU信息。关于这颗Core-i3 3217U我在passmark上看过成绩,大约2200分,Atom D2700大约是830分,而我一直在用的Atom 330大约是590分,这也是为何好几代Atom平台升级我都没有升级的原因。因为虽然每一代Atom的图形性能都有所增强,但是对我最关心的flash播放性能来说,只有CPU性能成倍的提高才能解决我的问题。本来打算等flash慢慢死掉变成HTML5的,无奈国内一票网络视频供应商都没有迁移到HTML5的热情。否则我的离子平台多用个几年应该都没有问题。

播放内置1080p视频的CPU使用。在没有打开HD4000硬件加速之前CPU占用都在200%左右,打开后CPU占用率就很低了。在播放过程中系统CPU主频一直智能降频到800M左右运行。

我最关心的FLASH播放,新平台播放flash即使是原画画质,也看不出画面有任何卡顿,对新平台可以说是相当满意。在功耗方面,系统的idle功耗应该在30W左右,和原来离子平台相比应该没有多大区别。

紧凑型卧室媒体中心remake — 扩展篇3

等USB DAC等了几天,这天终于到货了。要感谢淘宝,要是没有什么鸡零狗碎都能找到的淘宝,这个DIY项目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只是辛苦了物业的工作人员,每周都要帮忙代收几个包裹。每次去领包裹的时候都看到满满一柜子各家各户的包裹。帮业主代收包裹真的是很琐碎的工作。如果有天物业想对代收包裹的业务收费的话,我想一件一块钱我还是愿意付的。

接在电脑上听了一下,效果还不错。我对Hifi并不十分追求,只要有没杂音的音乐就行了。这个DAC推荐得人很多。淘宝价38块。当然,如果加个铝合金拉丝壳子,接上‘镀金’端口,当成“发烧耳放”,卖得就完全不是这个价了。接上单元以后发现DAC自带放大器,音量稍微调高点就很响了。看来还需要一个电位器调节下功放输入端的电压。

本想接上RPi试一下的,却发现USB HUB的线给我搞断了。赶紧把线的颜色排列拍下来。这两天不想动烙铁,暂时先放那儿了。

周末白天出门去附近的模型店买了模型板。做这个媒体中心在一开始并没有很详细的自顶向下逐渐分割到最细节。而是在完成功能需求后就着手搭建一个子系统,等一个子系统成型后再以此子系统为约束条件搭建相邻的子系统。比如音箱的箱体就是在测试完单元以后再确定款式和设计的。同样的,系统各电路板的摆放位置也是在音箱到货了以后再确定的。而外壳的搭建方案直到确定了模型板的大小厚薄后才真正成型。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资源。避免了自顶向下设计中底层模块实现有缺陷,导致最终集成测试失败的尴尬。麻烦之处就在于一开始不知道需要哪些部件,没法一次买全,很多时间都花在等待部件到货上面。好在DIY不需要赶工期,本来就只有周末的时间可以利用,正好也不会让DIY占用了全部的业余时间。

切割了三块模型板,比划了一下。”Cyclops”的外壳初见成型了。

接下来就是固定这些板子,话说固定电路板用的铜柱好难找,找了很久才配齐。费了一番功夫以后还是固定好了。

上次那个USB HUB断了线,重新焊的时候把焊盘给弄掉了。好吧我的手艺确实很烂,没办法网上买了个紧凑型的USB Hub,每个端口都自带延长线。

说起来是很小巧的USB HUB,实际装进这个12cmx20cmx5cm的小空间里时就发现很难塞得下,在嵌入式系统中USB是体积很大的东西。我看到树莓派的论坛上有人干脆把USB口元件去掉,把USB线直接焊在树莓派上以减小体积。我对自己的焊接技术实在没信心,还是挤挤吧。

虽然是DIY项目,可是有些细节还是要注意的,给系统做了个电源插座,和一个电源开关,这样系统开关就很方便了。

在音箱螺丝孔位打洞,把单元拧上,装上四块隔板。上电,Cyclops单声道智能音箱毛坯搭好了。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在软件和外观上了。当然硬件上还会有小小的修改。

听下来,感觉迷宫箱的低频量还是略显不足,可能跟放大器输出 端串联的隔直电容有关,也可能是箱子自己的问题。没有和倒相孔式箱子比较过,没法下结论。不过对三寸的全频单元来说,低频没法要求太高。这个箱子主要还是用来听流行歌曲的。

背面还是可耻的拖了两根小尾巴。USB线实在太大了这两根留在外面用来给手机充电用。